公司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三期党员干部培训班心得体会(二)

主题教育第三期党员干部培训班

心得体会(二)

职工学校副校长 段亚飞

  为期三天的红旗渠精神学习之旅结束了,我们又回到了熟悉的工作中去,但在红旗渠学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仍然记忆犹新,让人难以忘怀。

  红旗渠工程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红旗渠是毛泽东时代林州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创造的一大奇迹,它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周总理生前对红旗渠的建设倾注了很多心血,他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已经成为中国人民伟大民族精神的象征。下面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有几点学习心得汇报如下:

  一、发挥精神引领作用,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红旗渠精神十万林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凭借着一锤、一钎、一双手,迎难而上,历经千辛万苦,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的深刻诠释。

  作为天通电力的一分子,我们应当积极弘扬红旗渠精神,充分发挥精神引领作用,坚定理想信念,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

  二、锤炼坚强意志品格,提升队伍攻坚能力

  林州十万人民艰苦奋斗,在“人造天河”的建设过程中,凭借着坚持不懈的毅力,克服艰难困苦,练就了出色的本领,如今活跃在全国的建筑市场中。

  目前,绿色智能电网建设、电网优化整合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取得一定的成效,也遇到很多的问题,可正是在困难中不断磨砺,一次次跌倒、一次次勇敢的爬起来,继续挑战,才锻炼出了一支能挑重担、打硬仗的队伍。在今后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转变服务态度、提升服务意识,在电力交易、运维服务、工程建设等方面,加强管理,创新思维,为公司跨越式发展打下牢固基础。

  三、加强党性修养,树立责任意识

  在青年洞现场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每隔一段路,便能看到一块石碑,碑上刻有完成修渠的社队名称。同行的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当年修渠时,为保证质量刻下的责任碑界,日后渠道如有倒塌、裂缝漏水等问题发生,“哪个社队修的,就由哪个社队负责返工补修。“终身负责制”的修渠模式不仅是严把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一种方式。”

  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红旗渠精神为引领,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党性修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做到制度之内“不缺位”,制度之外“不越位”。确保自己完成的每一项工作都要按照“终身负责制”的修渠模式去严格落实,自己的工作不留问题,也不把问题留给别人,脚踏实地的完成每一项工作。

❖编辑/ 宋莹璐

责任编辑/ 葛海峰